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08|回复: 0

子宫肌瘤详细解析!

[复制链接]

4869

主题

48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积分
14837
发表于 2025-11-5 10:03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子宫肌瘤详细解析!
一、定义与分类
 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,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,医学上称为子宫平滑肌瘤。根据生长位置可分为三类:
  黏膜下肌瘤:突向宫腔,易引起月经异常和不孕。
  肌壁间肌瘤:位于子宫肌层内,最常见,占60%-70%。
  浆膜下肌瘤:突向子宫外表面,可能压迫周围器官。
二、病因与高危因素
  激素水平: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肌瘤生长的关键因素,长期高雌激素状态(如肥胖、多囊卵巢综合征)可能增加风险。
  遗传因素:家族史者患病风险更高,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。
  干细胞突变:子宫平滑肌干细胞突变可能导致肌瘤形成。
  其他因素:
  初潮年龄早、未生育或生育次数少。
  长期精神压力、炎症刺激(如慢性盆腔炎)。
  环境因素(如接触塑化剂等类雌激素物质)。
三、临床表现
  月经改变:
  月经量增多: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大肌瘤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加,影响子宫收缩,经量可超过80ml,长期可能引发贫血(头晕、乏力)。
  经期延长:周期可能正常,但经期持续7天以上。
  不规则出血:非月经期出现点滴出血。
  腹部肿块:肌瘤较大时可在下腹部摸到硬质包块,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明显。
  压迫症状:
  尿频、尿急:肌瘤压迫膀胱,夜间频繁起夜。
  排尿困难:肌瘤压迫尿道,严重时可致尿潴留。
  便秘:肌瘤压迫直肠,排便费力。
  疼痛:
  下腹坠胀、腰背酸痛:肌瘤压迫周围组织或牵拉子宫韧带所致。
  急性腹痛:肌瘤红色变性(孕期常见)、蒂扭转(浆膜下肌瘤)或破裂时,疼痛剧烈需紧急就医。
  白带增多: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,腺体分泌旺盛,白带量增多;若合并感染,白带可能呈脓性、有异味。
  不孕或流产:
  黏膜下肌瘤影响受精卵着床。
  肌壁间大肌瘤导致宫腔变形,增加流产风险。
四、诊断方法
  妇科检查
  双合诊/三合诊:医生通过触诊评估子宫大小、形态、质地及肌瘤位置、大小。浆膜下肌瘤可能触及子宫形态不规则,黏膜下肌瘤可能导致宫腔变形。
  超声检查:
  经阴道超声:首选方法,对黏膜下肌瘤和小肌瘤检出率高,可清晰显示肌瘤数量、大小、位置及血流信号。
  经腹部超声:适用于无性生活史女性,但图像清晰度略低。
  磁共振成像(MRI):
  适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,可多平面成像,准确区分肌瘤与腺肌症,清晰显示肌瘤与宫腔、宫颈的关系。
  直接观察黏膜下肌瘤的宫腔内形态,同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。镜下可见肌瘤呈苍白球形隆起,表面血管分布规则。
  病理检查:
  金标准,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获取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。典型表现为梭形平滑肌细胞呈束状交错排列,细胞形态一致,核分裂象少见。
五、治疗方案
  随访观察:
  适应症:无症状的小肌瘤(直径<5cm)、近绝经期女性(绝经后肌瘤可能自行萎缩)。
  方法:每3-6个月复查超声,监测肌瘤变化。
  药物治疗:
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(GnRH-a):如亮丙瑞林注射液,可缩小肌瘤体积,但停药后可能复发,长期使用需预防骨质疏松。
  米非司酮片:拮抗孕激素,抑制肌瘤生长,适用于术前预处理或近绝经期女性。
  中成药:如桂枝茯苓胶囊、红金消结胶囊,具有活血化瘀作用,但起效较慢。
  手术治疗:
  子宫肌瘤剔除术:保留子宫,适合有生育需求者。可经腹、经腹腔镜或经宫腔镜进行。
  子宫切除术:适用于无生育要求、多发肌瘤或疑有恶变者。腹腔镜手术创伤小、恢复快。
  介入治疗:
  子宫动脉栓塞术: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坏死,保留子宫且恢复快,但可能影响卵巢功能。
  聚焦超声消融:利用超声波精准消融肌瘤,无创但费用较高,适合3-8cm的肌壁间肌瘤。
  中医调理:
  气滞血瘀型:用少腹逐瘀汤加减。
  痰湿型:适合苍附导痰丸。
  针灸:选取关元、子宫等穴位调节气血,配合艾灸效果更佳。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深圳健康論壇

GMT+8, 2025-11-25 03:33 , Processed in 0.058585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